首页   >   星原创   >   正文

面孔|刘慈欣:科幻世界的遨游者

来源:网上投稿作者:杨舒涵 李昆儒发表时间:2019年05月17日点击数:

我们都是阴沟里的虫子,但总还是得有人仰望星空。

 

——刘慈欣《三体》

01

1970年4月24日,是一个值得每个中国人铭记的日子。

这天,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由此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

而这一天,更让一个七岁小孩印象深刻,这幅场景让他震撼。他看着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升空,从此将宇宙埋在心底。

这是七岁的刘慈欣。

“火箭立在发射台上,看上去很普通,一旦点火发射,突然发出来的光芒,散发出的那种震撼的雷鸣般的声音,让它拥有了一种神性一样的东西。”

这颗心底的种子使他魂牵梦绕,令他无比神往。

这是他梦开始的地方,是他科幻之旅的起点。

02

刘慈欣喜欢读科幻小说。

《地心游记》是对刘慈欣影响深远的一部小说,这是他读过的第一本科幻小说。

文革期间,他拿着《地心游记》读得津津有味,不巧被父亲看见,立刻就把这本书从他手中抽走。

“这类书不能看。”

“为什么?”刘慈欣有点无措和茫然,“这是本什么书?”

父亲沉默了一下,最终把书还给了刘慈欣:“这是科学幻想小说,是有科学依据的创作。”

父亲的认同,成为了他前进的基石。读完《地心游记》后,他感觉就仿佛在一个黑屋子里,被一下子打开了窗户。

于是从《地心游记》起,他品过无数科幻小说。他读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飞向冥王星的人》,看儒勒·凡尔纳的《地心游记》《八十天环游地球》《海底两万里》《格兰特船长的女儿们》。甚至因为这些作品,没出过远门的他萌发了环游世界的想法。

书里总是有着自由和远方。

阅读的堆积让他沉溺于无垠的科幻宇宙中。在大学,刘慈欣遇上了《2001:太空漫游》。

“记得二十年前的那个冬夜,我读完那本书后仰望夜空,突然感觉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了,脚下的大地变成了无垠延伸的雪白光滑的纯几何平面,在这无垠广阔的二维平面上,在壮丽的星空下,就站着我一个人能,孤独地面对着这人类头脑无法把控的巨大神秘……从此以后,星空在我的眼中是另一个样子,那感觉像离开了池塘看到了大海。这使我深深领略了科幻小说的力量。”

03

刘慈欣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不仅只是一个科幻迷,他在别人的世界里遨游的一番后企图拥有自己的一番天地。

他从初中便开始试图创作,写科幻文章,大学写,参加工作到电厂上班了依然坚持写。他昔日同事看到畅销的《三体》小说,都以为刘慈欣只是恰巧与写作者同名罢了。

他投入与写作,只是因为对科幻的热爱与无尽幻想。

幻想——是刘慈欣经常会提到的一个词,这是科幻小说家进行创作的重要落脚点,科幻作品依靠甚至依赖于幻想。

而他不同与其他人的地方在于他能将宏大的内容在脑海中形象化,然后落笔成书,描绘自己的思想宇宙。

他曾坦言,科幻人物与传统小说人物塑造相比是不同的,科幻作家更集中在他的科幻内容上,对于人赋予的注意力相对来说会少一些。

进行科幻创作的刘慈欣是一个十分理智的人,他对自己的科幻宇宙有着深刻而全面的思考。他说:道德上的完美与否人格上的完美与否与你周围的环境是密不可分的,科幻的奇妙之处在于它有一个世界设定,现实世界中很完美很正义的定西放到科幻世界就很丑恶。这是他对全新世界的思考与幻想。

“你的想象就是全宇宙。”

“我是要把自己想象的世界展现给广大读者。”

这是刘慈欣创作的初衷,因为想象而已,他喜欢想象的世界。

04

2015年8月23日,刘慈欣科幻小说《三体》获73届雨果奖作家长篇故事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科幻世界的诺贝尔奖。10月18日,又凭借《三体》获第六届全球华语科幻文学最高成就奖,并被授予特级华语科幻星云勋章。

刘慈欣带着“中国科幻小说”这个名词,华丽的闯入了所有人的视线。

美国前总统奥马巴是《三体》的“铁杆粉丝”,美国白宫甚至发邮件向刘慈欣催稿。他还曾动用总统特权,派人去出版社把还没出版的翻译稿拿来给他。

“能获奖,我真的很高兴。”刘慈欣依然有一颗平常心,“但我写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给读者看,而不是为了某个奖项。”

面对至高无上的荣耀,他冷静得像一个旁观者:“一次获奖,并不能改变一切。我是一个普通人,从中国的基层一步步生活到今天,我了解中国的事情是怎样的。指望一次获奖就改变一切,就兴高采烈,这是不成熟的想法。”

不可否认的是,雨果奖对于他来说不仅仅意味着得到了专业的肯定,更吸引了无数对科幻领域并不十分了解的读者的眼光。

05

《流浪地球》在这个春节火的一塌糊涂。

在此之前,没有谁能相信中国人能拍出如此制作精良的硬科幻电影。剧情特效,主创们的投入,使得“小破球”在上映后的短短数日,收获了大批粉丝。

无论是宁浩以《乡村医生》为蓝本的电影《疯狂的外星人》和郭帆导演电影《流浪地球》,很多人将2019年成为中国科幻电影元年。而大刘,又一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电影对《流浪地球》的二次创作从影视角度赋予了它与原著或许不同的意义。而对于刘慈欣本人来说,他的科幻小说对哲学的归宿不感兴趣。

“我的科幻对人类的思考是有很功利的色彩的。”他更喜欢思考人们在灾难面前如何选择,如何生存。他把想象奉献给宇宙,把抉择留给人类。

科幻作为一种文学,除了考虑合理的科学逻辑,还要有一定的美学追求。

科学不是预测未来的文学,它是可能性文学。刘慈欣说过:“如果宇宙足够大,任何偶然都会成为必然。搞科幻的很爱听这句话。”

刘慈欣在做客《晓说》时,与高晓松谈论《三体》结局。高晓松问他:你是不是对人类很悲观?

“没有。”刘慈欣回答得迅速而肯定,“我对人类的结局是非常乐观的,那是个很乐观的结局,人类文明发展到整个银河系整个宇宙。”

“你觉得人类配吗?”

“配的。我对人类文明是非常有信心的,人类文明是宇宙中很伟大的东西,它的光彩照人之处远超过阴暗之处。”

这是刘慈欣的宇宙观。

06

有人说:刘慈欣从《三体》之后再无新的作品,反而不断地在公众平台参加商业活动,他这是典型的有了名气就圈钱。

他开始参加商业活动,录节目,把作品的版权卖出去拍电影……

只是为了利益吗?对于一个获得雨果奖却不亲自去领奖的人来说,或许并不如此。

科幻小说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更多的是课余消遣,在这个新领域逛一圈、了解了解。而这却是刘慈欣的真正热爱,他那极富想象力的文字总会让给我们忘记这个中国科幻小说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已经55岁了,这不是一个年轻的数字。而他从懵懂的孩提时代至如今,一直保持着对科幻的热忱。

他希望的是中国科幻能走得更好,也走得更远。

他是个俗人,一个走在中国科幻最前沿的俗人,一个永远有着自己独到见解、保持独立思考的俗人。

有一句话经常被拿来用于称赞他:刘慈欣以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小说提升到世界水平。

而他说:我只是一个科幻平凡人。

他担得起“中国科幻第一人”这个称号,但他不想担。

因为他只是一个搞科幻的平凡人,也是一个执着于仰望星空的人。

“一知道在哪儿,世界就变得像一张地图那么小了;不知道在哪儿,感觉世界才广阔。”

上一篇:又是一年花香季

下一篇:且听花语|槐花束束四月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