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星产品   >   小星子归   >   正文

子归 | 以棕叶编万物之魂 用汗水筑手艺之路

来源:作者:发表时间:2019年08月27日点击数:

 

子归曰归

归于传统 共同领悟古老文化的魅力

归于传承 为弘扬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IMG_257

一蓑斗笠,一袭墨衣,行与江面,隐于山林。

这总是中国水墨画中寄予山水之间的潇洒形象。苏轼言:自庇一生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柳宗元绘: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陆游叹:烟蓑雪笠家风在,送老湖边一钓矶。

蓑笠一出,诗歌刻画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蓑笠时至今日依然为人们所使用,而它们又都是由棕叶编制而成的,这类物品又被称为棕编。

IMG_258

长沙棕编

长沙棕编大师周佳霖是一位聋哑人,在她十二岁的时候第一次接触棕编后,便拜聋老艺人邬伏秋为师学艺,至今30载。现为省编织工艺大师,非遗长沙棕编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微信图片_20190827192828

她的作品先后获得国、省、市各级手工艺术展赛20余项金银大奖,常年由国、省文化、经贸、残联、妇联各有关部门领导安排赴香港、澳门,出国到瑞士、列支敦士登、法国、波兰、捷克等国作为文化艺术使者,把我们长沙这一本土的民族的草根艺术传播到海外。

她的作品被上海世博会和国内外十余家博物馆、艺术机构和万千粉丝收藏,为国争光、为家乡争光。

微信图片_20190827192832

图为代表作百鸟朝凤

如今的雨花区非遗馆、天心区非遗馆,市非遗展示馆和铜官窑古镇都争相邀请她长期入驻或参加各种短期非遗展演活动。

我们有幸探访了她父亲宋国庆。他的家,是一座伫立在高楼之间的小小居民楼,简单,却有家的平淡与温馨。

 

而我们的目的也很简单——和老先生进行一番关于棕编的对话。

起初,我们对棕编的刻板影响停留在路边摆摊的小玩弄这一词上。

这项手艺虽值得让人惊叹,但并未被列为长沙三绝的地步。我们稍有拘谨地敲开宋国庆老师家门,他神采奕奕,若不是满头的银发,我们很难看出这样一位老艺术家已经有70的高龄了。

他为我们客气的准备了茶水,轻松地坐下,这一切似乎已经驾轻就熟。整了整衣服,缓缓的向我们诉说着他心底关于长沙棕编的故事。

苦心孤诣 终得棕编

编织棕编从第一步选材开始,这样一件最基础的选材,就注定了不会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新嫩的棕叶和枯萎的棕叶都不可取,要等到在农历四五月份,选取青壮年的棕叶进行采摘,所以编制棕编要求选择前一年的或今年春天的棕叶,在叶子最青翠茂盛的时候裁下来,用开水浸泡,破坏它的叶绿素结构。

又经太阳暴晒,使棕叶呈白色。最后挂在屋檐下大晒三四个太阳日,吹干阴干。开始做棕编是又要喷水回韵,使得他有韧性而不易折断。

宋庆国老师向我们介绍道,这样的棕叶处理办法是一种革新。

 

现在的民间街头艺人和古时候的做法都是把新鲜的棕树叶编成一个小杂弄,虽操作简单,但实际上等它几天后枯萎缩水变形了便没有丝毫用处了。

所以棕编大师开始创新:易正文尝试将它开水浸泡后进行晾晒,使它变成青、白棕叶;邬伏秋喜爱将编好后的棕编用颜料和油漆涂上适合它的颜色;师承邬伏秋的周佳霖最开始也习惯于涂上颜色来让作品达到作品栩栩如生的境界。

微信图片_20190827192848

不过任何事情都是从不断学习中,进步的,棕编也不例外。

有人建议:自然形态和原生态的东西,本色最好。周佳霖从而转变为巧色搭配,老棕叶烫了之后呈棕色,正好和活虾一个颜色,便可拿它来编织活虾;编织龙的时候用白色棕叶编织肚皮、深色棕叶编织其背部,成品依然巧夺天工。

这些都是一步步的研究与不断突破创新,让棕编这一项传统手工艺能够在保留自己原有特色情况下不断与时俱进。

 

栩栩如生 浑然天成

四川新繁、浙江武义等地的棕编都是以编制日用品而闻名,而长沙棕编的独特之处则是以编织工艺美术品为主。

工艺品类中有全棕派和全叶派两大派别:前者是把棕树做成树根、树干、棕毛、棕叶都利用上去做一个大型作品;后者则是仅仅用棕叶,做成一件件神奇的物什。

 

宋国庆老师热情地给我们观赏大型作品《百骏雄风》,这是一幅长3.2米、宽0.6米、高0.3米的马年棕编,无数匹或绕着涓涓小溪边饮着水、或在青草地上奔驰、或是几匹马围在一区嬉戏打闹。

马儿形态各异、形象不同,很难想象造就他们的不是女娲,而是棕编大师的一双妙手。

它便是一幅典型的全棕派作品,棕叶打碎便被做成小草,棕树枝加工点缀成河边的鹅卵石,骑在马上的人是用棕树干雕刻而得成的。

 

棕编摆件《双孔雀》则是一幅标准的全叶派作品。棕叶经过处理呈白色,用棕叶制得的雀尾,经过裁剪和雕刻,雀尾向上竖立,自然而轻盈。

开屏的孔雀毫不掩饰自己的魅力,意气风发地抖抖自己的尾羽,姿态华美,盛气凌人。

微信图片_20190827192918

学得不易 成才更难

棕编虽为长沙三绝之一,知名度却远远不比湘绣与菊花石雕。

微信图片_20190827192859

宋国庆老师有些无奈地笑谈,湘绣一幅要绣很长的时间,几个月甚至几年才有一幅,工钱几千甚至几万;菊花石是不可再生的物品,全世界只有长沙浏阳河的一个山洞里面有菊花石结晶,稀少、珍贵。

虽然三类工艺都手法绝妙,但单论物品的价值,一个简单的棕编是难以与湘绣和菊花石相媲美的。

将一片树叶变成栩栩如生的东西,不太难;若想做出主题、做出内涵,太难。所有的手艺人都是需要吃饭的,由于它的价值低、难以养家糊口,所以学的人少,坚持做的人更少,棕编便难以发展得如湘绣般繁荣。

实际上,棕编有其自己的生财之道。

一两只没什么价值,但一幅大型的精妙棕编却是值得珍藏的工艺美术品。现在想学的人有不少,达到这个境界诚然不是件易事。学了半桶水后只想去赚钱,天底下哪有这样好的事情呢?宋国庆老师一锤定音,他们就是坚持不下来。

微信图片_20190827192903

女儿和女婿因为是聋哑人,内心安静、心境平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钻到棕编里面渴望做出成绩,不断地提高和挑战自己。

他们亦有自己巧妙的想法,想到将棕编作品比如孔雀的尾部镶上钻石,让它散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这样一个含金量高的手艺活以值钱的物品来搭配,不仅巧夺天工,更吸引了人们的眼球。

但谈起长沙棕编的传承问题,宋国庆老师流露出遗憾和担忧。他希望把非遗棕编的项目传给一个扎扎实实的传承人,让长沙棕编的精髓得以流传。

微信图片_20190827192907

竹片条条,左右穿梭,层层叠接。一根根细细的棕绳子在手艺人手中不断缠绕、灵活游走。

这让人啧啧称奇的手艺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重复的动作、日复一日的编制,是一种对耐心的考验,更是一种对热爱的度量。

微信图片_20190827192910

万事开头难,在最开始学习的过程中带来的挑战更是巨大的。整日反复编制,手指被磨破皮已是家常便饭,初学阶段的训练总会让人觉得无比枯燥。

坚持还是放弃,总在一年之间。选择坚持的手艺人是因为热爱,而之所以拥有这份热爱,则是因为棕编这项技艺与众不同的魅力。简单的材料经过缠绕、编制,成为一件件富有艺术性的工艺品。

蝴蝶翅膀轻盈,螳螂前肢锋利,仙鹤有其独有的潇洒,棕编工艺品巧夺天工,精致而栩栩如生的工艺品总是让人赞叹不已。而棕编大师则透过自己的指间,传递着棕编千年的温度。

 

出品:星空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

采访:杨舒涵 李昆儒

图片:宋国庆 李昆儒

文字:杨舒涵

编辑:李昆儒

审核:陈丽荣

上一篇:子规|纸扎文化

下一篇:子归 | 金石显自然之美 篆刻彰鬼斧神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