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何为哲学思想中的人生境界?关于这个问题,在我未曾读过冯友兰老先生的文章之前,我曾一度认为答案是这样的:在外人看来的那种至高无上的人生境界,我们只需要做到“不负己、不负人、不求人”便可达到。活的自由自在,从心所欲,就如穷途之哭的阮籍,也如采菊东篱下的陶翁一般,我认为这就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了。但自从读完冯友兰老先生的文章之后,我对于人生境界的看法便产生了极大的改变。
在冯老那散发着哲人独有的光芒的眼中,人生不过只有简单的四种境界,那就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以及天地境界。但即便是冯老认为的这四种极为简单的人生境界,很多人也勉强只能达到前面的三种境界,想要达到最后一种境界却绝非易事。
相较于后面那种听起来有些许虚无缥缈的境界来说,自然境界与功利境界,可以说是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最容易达到,也提及最多的人生境界了。说起自然境界,一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便会“做事并无觉解,或无甚觉解”,这种完全顺着一个人的本能或者社会风俗所做事的境界,冯老叫它自然境界。这种境界每个人都可达到,我也并不认为其有任何问题。毕竟人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不可磨灭也无法抑制。
如果要说起人类的本能,那不得不谈到功利心,也不得不谈到功利境界。冯老认为当一个人意识到他自己的存在,不再是做事无觉解、无甚解的时候,他便达到了功利境界。每一个人的内心最深处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些许功利心。对于这种心理,我既不能说它是有利的,但同时也不能说它是完全有害的。但它与前面所提到的那种做事并无觉解,或无甚觉解的自然境界不同,人们完全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做事的方向和方式,即你可以选择利己亦或是利人。但这种行为往往由功利心驱使。即便这样,这种功利行为慢慢发展,也会发展为利于社会的行为。这种境界,也就是功利境界的升华,就称为道德境界。
相较于前面的三种境界,冯老所说的天地境界,能触及它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在冯老先生的眼中,达到这种境界的人,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更高的那一层:宇宙的一员。有了这种觉解,他就能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但在我看来,为了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听上去难免让人觉得有点夸大,也许这就是世人难以触及到它的原因吧。可在文章的最后,冯老先生却把这四种人生境界与哲学思想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这着实令人敬佩。
在冯老哲学的思想中,关乎何为人生境界问题的答案便缩成了简短的一个“觉”字。正是这一个觉字,让我受益良多。“觉”字代表着觉悟,就是说如果你有不同的觉悟,你所做的事对你的意义就会不同,你能达到的人生境界也就会有所不同。这样一来我便觉得冯老所说的天地境界并没有那么难以触及了,关于人生的境界也在眼前变得明了。
读完文章之后,冯老的文章教给我的就只有两个字:觉悟。人生需一觉,同时也需一悟。